【
制藥網 醫藥股市】分拆與并購模式,可以說是全球藥企運營的重頭戲。港股上市公司麗珠醫藥11月13日晚間在港交所公告,公司已于2023年11月13日向香港聯交所提交申請根據香港上市規則《第15項應用指引》對麗珠試劑進行建議分拆及獨立上市。公司將于適當時候就遵守香港上市規則另行刊發公告。
據悉,麗珠集團籌劃分拆上市已有三年,近日,公司公告稱,公司董事會通過議案,同意終止籌劃控股子公司麗珠試劑分拆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事項,主要原因是“綜合考慮資本市場環境變化、公司自身經營情況及未來業務戰略定位,統籌安排業務發展和資本 運 作規劃”。
同時,公司擬申請麗珠試劑在新三板掛牌,未來根據資本市場環境及戰略發展需要,將擇機尋求到北交所上市。
資料顯示,麗珠試劑是麗珠醫藥下屬的專業從事體外診斷產品研發、生產和營銷的企業。目前公司已構建了涵蓋酶聯免疫、膠體金快速檢測、化學發光、多重液相芯片技術、核酸檢測等在內的多方位技術平臺,涵蓋呼吸道感染、傳染性疾病、藥物濃度監測等領域。
從業績情況來看,疫情初期,麗珠試劑作為體外診斷公司搭上核酸檢測概念的快車,業績表現亮眼。據麗珠集團2020年年報,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達13.93億元和5.49億元。不過到了2021年,麗珠試劑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已降回7.29億元和5859.47萬元。另據2023年半年報披露,麗珠試劑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3.01億元和2581.21萬元??梢钥吹?,公司的業績整體處于下滑階段。同時,在集采背景下,公司還亟待轉型升級。
對于麗珠試劑放棄科創板轉向北交所的原因,分析認為,搭上核酸檢測概念的企業闖關創業板面臨的要求已變得更加嚴格。依據創業板發行上市條件和審核標準,對有關公司的申請進行了認真審核,重點關注了其核酸檢測相關業務與主營業務的關聯性、相關收入的可持續性,以及剔除該等業務收入后公司是否仍滿足發行上市條件等,要求公司進行了充分披露。
相對而言,北交所規則更加友好。其中,對于未盈利藥企,北交所規定,在新三板掛牌滿一年的企業,可以依靠標準四“預計市值不低于15億元,最近兩年研發投入合計不低于5000萬元”申請上市。此外,根據北交所改革方向,預計未來對于符合要求的企業,將會開啟直接上市通道。
而就分拆動作來看,業內認為,上市公司分拆是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和深化并購重組功能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公司進一步實現業務聚焦、提升專業化經營水平,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除了麗珠醫藥以外,近年來港拆A的公司還有微創醫療等。2019年,港股公司微創醫療成功分拆旗下子公司心脈醫療登陸科創板。之后,微創還將旗下心通醫療、微創
機器人和微創腦科學分拆后在港股上市。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